大部分动画配音都是来自为电视、电影配音的演员,很少为单独的角色去挑选特色的声音就这样,我们在各个风格迥然相异的动画片中感受到似曾相识、大众化的声音,觉得了无生趣。这点对动画片人物形象独特性损害犹大。
反观日本的配音界,不仅针对不同角色选择相应声优,而且许多优质声优的变声能力都特别强,能适应多种角色的声音需要,而每个角色都塑造的栩栩如生。柯南、犬夜叉、圣斗士,哪一个不曾在漫迷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一个声优执着几十年不离不弃地为一个角色配音,如机器猫等,这种专业和敬业,在国内尚属罕见。
动画在配音前就是一个几乎无声的作品(那些先配音后制作的除外),因此它不能像电视剧、电影一样能给配音演员更多的启示,一切情绪都要根据演员的揣摩和配音导演的调动,而作为配音这样一个可以连轴转而速成的工作,让配音演员去花费时间研究角色也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这使得流水线上作业的配音,普遍缺乏应有的情感色彩。
没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就无法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卡通形象,一个卡通形象如果苍白无力,就很难得到观众,特别是青少观众的认同,就会没有任何角色亲和力,这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前期的策划、制作等所有围绕动画角色所展开的工作几乎就全部白费。
没有专业的动画配音队伍,没有机动的配音演员征寻机制,就只能在现有的配音队伍中根据个人声音特点进行分配,因此就造成了角色定位的模式性:老人形象就是老人声音,孩子形象就是孩子声音,无数的动画片中的孩子们的声音变得千篇一律,特别是由大人们配的嗲声嗲气的孩子腔,根本就已经脱离现实中的孩子太远了,也因此就偏离了其所对应的角色,使得老人不像老人,孩子不像孩子,样板化模式化严重。
近来,市面上现身一种只以音像制品发行的方言动画片,如四川话、东北话版本的《猫和老鼠》等,虽然没有大肆宣传,但是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效益,关键一点是它们的娱乐效果都很强,因此才有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反应。
其实在国外的诸多动画片中,也有一些角色是以方言的形式出现,能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形象特征。虽然国家一直对传媒节目中的方言不去提倡,但如今无论新闻还是电视剧、电影,方言角色越来越多,也使得动画片可以做这方面的一些尝试。记得看过一版由台湾省配音的《小鸡快跑》动画电影,其中的老公鸡是典型的山东口音,其搞笑效果简直爆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动画巨头迪士尼挑选配音演员有一个全球的标准,尽管语言不同,但同一个角色在各个国家挑选的配音演员在音色、发声方法上都应该相差无几,都应该尽量和迪士尼动画的原版配音无限接近。迪士尼的这种全球标准目的是让世界各地的观众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迪士尼,当然也给他们寻找合适的配音演员带来困难。比如在中国为“唐老鸭”配音的筛选从2001年开始就一波三折,直到找到了满意的配音演员为止,这才是一个专业的态度。
动画片的译制工作尚让迪士尼如此大费周折,反观我们,是否也应从中吸取经验,去掉硬伤,开始认真对待我们的动画配音呢?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动画片本身的声音效果。配音配得好,才更容易吸引大家继续关注看动画片。
众声传媒配音网(www.cnpy.net)小编收集整理,配音热线:18008176548 咨询QQ:1003125585 1006125585 (注: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