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上午,上海市民历阿姨在农业银行静安支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时,险些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配音诈骗”陷阱。所幸银行柜员及时察觉并启动警银协作机制,成功劝阻了这起诈骗案件。
当日9时40分,年近七旬的历阿姨正在银行办理取款业务,突然接到自称“配音综艺导师”的来电。对方声称只要历阿姨上传自己的配音文件,就有机会获得配音项目的高额收入,并承诺为其提供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培训。通话中,对方还多次提到“高收益”“名额有限”等关键词,催促历阿姨尽快转账汇款。
银行柜员注意到历阿姨边接电话边申请额度欲收发账款,察觉到异常后,立即启动警银协作机制,同时通知大堂经理递上防诈宣传单,并联系属地派出所到场甄别。静安公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民警钱淳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此时历阿姨的丈夫和银行柜员正在劝导她不要上当受骗,但历阿姨仍坚持与对方通话,手机里还不时传出“名额有限”的催促声。
经询问,民警得知历阿姨此前曾加入过一个配音爱好者QQ群,并结识了这名“配音导师”。此后,她便应“导师”邀请,加入其开办的线上“配音培训班”,还通过APP软件录制上传过自己的配音作品。民警调出反诈平台数据显示,该APP疑似与近期全国多起培训类诈骗案有关联,不排除系诈骗的可能。
“您看这个案例,同样是先夸声音好再收培训费。”
钱淳指着手机里发生在外省的同类诈骗套路说道,“退一步讲,哪怕是正规培训机构,也可能存在无资质培训、乱收费等问题。”钱淳建议历阿姨在接受“培训”前,应向教育部门核实对方是否有正规办学资质以及是否有正规的线下办学点。
在民警深入浅出的分析下,历阿姨终于察觉出其中的猫腻。钱淳趁热打铁,拿出随身携带的反诈宣传册,当场向老人进行“诈骗话术解析”,劝导其注意以“文化艺术培训”“高薪兼职”等为幌子的诈骗案件。此类案件通常以“学技术赚快钱”“零(低)成本高收益”为诱饵,待当事人上钩后,再巧取“培训费”“报名费”等名目实施诈骗。此外,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也可能遭人利用,成为不法分子的洗钱工具。
在钱淳的建议下,历阿姨同意将名下的银行卡暂由丈夫保管,并将部分资产转为定期存款,避免节外生枝。民警后续回访中,历阿姨已彻底断了“配音赚快钱”的念想,转而寻求正规培训机构来实现自己的“配音梦”。
众声传媒配音网(www.cnpy.net)小编收集整理,配音热线:18008176548 咨询QQ:1003125585 1006125585 (注: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