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实地勘察,本案南侧“中隔堤”,向南是大量的高大烟囱、钢结构塔吊、恒力项目的工业罐体。北侧“东沙水域”,向北是度假区规划建设中的主出入口。东侧“横港沙水域”向东是建设中的沪通公铁大桥。西侧“恒力连接线”,将拆堤建桥打造度假区次出入口。基地内部吹填土区域约33公顷,土地平整,以长江泥沙土为主;其余以浅滩、芦苇荡,宽阔水面为主。据南通作家黎化考证,“五接”地名源自通州县令“五次接驾”乾隆皇帝。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江巡抚时曾到开沙传谕旨,旌表戴氏之妻马氏;可见开沙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弥彰,是块福地。地脉上开沙原为长江群沙,由东沙、横港沙、开沙和里沙四座小岛组成,通过建成的东沙长江大桥对外联系。
重点打造:一核、三轴、四廊,五片,最终实现“静”以观鸟、亲水,“动”以康体、休闲“动静皆宜”的景观格局。体现生态、独特、复合、健康的理念。在特色江岛区模拟“四岛”格局,象征开沙四岛的历史地景文化。在康体运动区设置活力林下运动、休闲滨水漫步、生态湿地保护三个主题功能块,与儿童游艺区、露营公园区形成五大运动休闲版块,呼应“五接”地名。 在空间功能上分置入口服务区、特色江岛、生态康体区、儿童游艺区、房车营地区。1)湿地入口服务区:设置停车场、游客中心;2)特色江岛民俗文化展示区:分为湿地科普岛、江海文化展示岛、仿真绣展示岛、风筝文化展示岛,集中展示通州文化,象征开沙岛的历史文化。3)康体运动区:设置集装箱旅馆、林下小屋、越野自行车等4)运动休闲空间:设置滨水步行系统,以静态空间为主,辅以滨水栈道将游客引入生态湿地内部;在康体运动区最里侧,强化湿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5)儿童游艺区:以儿童活动设施为主,将儿童活动与湿地岛屿相结合,形成特色活动空间。
交通线路组织方面,本案北侧开沙大道是旅游主干道,横港沙大道主要服务恒力纺织产业园的大型货车,东沙大道对接长江码头主要服务集装箱货车,为此本案可将基地外围北侧开沙大道和西侧堤岸作为旅游通道。在非机动车组织上:由西大门主入口开始,规划一条集电瓶车、自行车于一体的旅游环路,在与横港沙大道相交时采用上跨立体交叉。在人行组织上,形成环路为游人提供多样性的体验路径。水路组织上:游客坐船从开沙岛游客中心直接到达公园主入口,再到江海文化岛,经景观桥到达儿童活动区,将主要水域串联起来。景观视廊设计方面:标志突出,“开闭”联动。沿横港沙大道两侧绿廊防护林预留多条开放性视廊增强南北地块视线联系,用地四周则采用生态防护林遮闭周边不良景观。
植物配置方面:以乡土适生植物为主,营造相应的植物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场地水体做好水文化,发挥生态湿地效益,构建生态、健康之岛。适地适树,以适生性强、抗逆性强、观赏效果好、有季相变化的乡土树种为主,减少后期养护成本,同时注意植物多样性;注重空间开合收放,控制游览过程中植物空间节奏的变化,营造舒适、丰富的空间感受;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自然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水生植物选用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等,滨水耐水湿乔灌木选用湿地松、枫杨、水杉、垂柳、木芙蓉等,观赏乔灌木选用雪松、广玉兰、合欢、银杏、白玉兰、泡桐、樱花等,背景林以水杉、池衫、杨树、雪松、夹竹桃等为主。具体,在特色江岛区以古典园林常用植物梧桐、桂花、玉兰等为主配以香樟、红梅等打造静怡的庭院,应用莲花、菖蒲、旱伞草等水生植物营造小的湿地景观。在儿童游乐区以色彩绚烂的花卉为基底,水边以成片花卉水生植物千屈菜、菖蒲等为主,辅以成片的郁金香、马齿苋、石竹等,忌用多刺、飞毛以及有刺激性的植物,为儿童营造舒适、活泼、安全的游乐天堂。在生态康体区,应用绿色为主调将不同的植物大量运用行列的方式,创造动感的特色,打造一个公共与幽静相结合的环境,近水区域模拟自然湿地群落,营造一个自然、生态、多样化的鸟类栖息地等。在房车营地区,用休闲式疏林草坡为主的处理方式留出大面积的开放绿地供人们宿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应用植物的质感、多变的形态、缤纷的颜色、精致的配置营造出理想的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态隔离区以杨树林作为背景形成天际线,对远处工业建筑进行视线屏蔽,同时半围和成一个幽静的大空间,为鸟类栖息提供一个幽静的环境,前层以成片的草坪、蒲苇、观赏草等较高的草本植物分隔成不同的空间供人们活动。滨水区域的池杉林架设栈道穿越其中,人造岛屿栽种池杉,以防止林缘线呆板,场地边界区域可增加雪松、夹竹桃等形成绿色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