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区域,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关键生态区域,湿地是开县最为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以澎溪河及其支流为经络,从雪宝山山原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亚高山沼泽化草甸,到城市内湖—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澎溪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遍布城乡的河溪湿地就像毛细血管一样,织经布纬,串联起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湖库湿地,连接着广布流域的水塘、稻田湿地。从空间形态以及功能过程,境内的湿地构成了一个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全域湿地。
开县湿地类型多、分布广、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全县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沼泽化草甸、喀斯特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等十余个湿地型。在开县的湿地类型中,最具特色的是水库消落带湿地、亚高山泥炭藓沼泽和喀斯特湿地。在被誉为开县母亲河的澎溪河源头的亚高山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独具特色的泥炭藓沼泽、沼泽化草甸,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形成的面积42.78 km2、平均宽度达1.06km的消落带湿地更是开县独特的湿地资源。
类型众多的湿地生境,分布着种类丰富的湿地动植物。全县有湿地维管植物三百余种,湿地野生动物四百余种,包括野莲、野菱、中华秋沙鸭、胭脂鱼、大鲵、巫山北鲵等珍稀濒危湿地物种。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的澎溪河及汉丰湖,湿地生境优良,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蓄水后每年飞来越冬的水鸟多达30余种,数量达到几万只。
作为长江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开县湿地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县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积极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以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抓手,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获取了湿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自2006年三峡水库156米蓄水形成消落带新生湿地以来,充分利用消落带新生湿地带来的生态机遇,开展了保护、恢复、利用的探索。在重庆市林业局、开县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重庆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一起,在开县境内开展了湿地保护、恢复重建及生态友好型利用的大胆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了一条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可持续之路,这就是具有三峡水库湿地特色的“开县模式”。
“开县模式”将保护、恢复、利用有机结合,以生态学原理指导湿地保护,以生态工程方法开展湿地恢复,以生态友好型利用法则指导湿地利用。根据澎溪河流域湿地资源分布情况,县委、县政府提出建立澎溪河湿地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水位调节坝以下的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进行湿地农业的试验示范,在水位调节坝以上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用湿地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原理,借鉴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理念,在澎溪河及汉丰湖实施了适应季节性水位变化的系列湿地生态工程,构建了“融汇农业文化遗产的消落带基塘工程、适应动态水位变化的消落带林泽工程、遵循自然法则的消落带鸟类生境工程、多功能多效益的消落带生态浮床工程”等四大技术体系;创建了汉丰湖湿地公园建设的四大模式,那就是“景观基塘模式(基于水敏性城市设计的‘城市景观基塘系统’)、多带缓冲模式(三峡库区滨湖多功能多带生态缓冲系统)、修复优化模式(适应季节性水位变化的滨湖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优化)、协同共生模式(三峡库区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协同共生)”。六年来,完成了消落带新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耐水淹植物种源筛选和栽种试验,筛选了耐冬季深水淹没、适应于消落带季节性水位变化的20余种草本植物、10余种木本植物,经历了6年的冬季深水淹没考验,如今植物成活状况良好,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恢复工程建设,确保了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优化了全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监测表明,澎溪河、汉丰湖的湿地植物及水鸟种类数逐年增加,近6年来,湿地植物增加了30余种,鸟类增加了21种,包括1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即中华秋沙鸭。2014年在汉丰湖及澎溪河发现了五个重庆市鸟类新纪录种,其中有四种是水鸟,显现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明显生态效益。
如今,县委、县政府正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山水林田湖各要素。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要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海绵城市’”的指示,在推进全域湿地保护,加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全方位开展以汉丰湖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建设,打造全国水库型湿地公园的建设样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建设典范。
烟雨苍茫美景汇,遍野青绿似春归。开县的湿地保护与建设期待全县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共同维护“三峡库区之肾”的健康,诗意地与湿地共栖、与湿地和谐共存;一个长江上游湿地生态文明高地正在开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