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葡萄酒,“云南红”是一品牌,要连起来念,俯下身心贴心 汇民力图跨越——弥勒县开展“四群”教育纪实弥勒县地处滇东南,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县域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一个农场管理局,现有常住人口5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3%,是红河州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大县。弥勒县有34个党委,188个党总支,1356个党支部,19613名党员。
弥勒资源富集、物产富饶,素有“滇南粮仓、烤烟之乡、蔗糖之乡、葡萄之乡”等美誉,是国内知名的红河烟、云南红葡萄酒生产基地。近年来,弥勒县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抓产业、强基础、促和谐,县域经济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生之本方兴未艾、发展后劲不断夯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相继荣膺“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工业十强县”等殊荣,连续十届入选西部百强县(市)。
今年以来,弥勒县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及“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目标,以实施“工业强县、品牌立县、旅游活县”三大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服务产业化、城市建设精品化”四化进程为重要内容,以实施“千村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非烟工业跨越发展、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项目建设攻坚”四项行动为载体,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33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10.06亿元,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6.23亿元,增长27.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8亿元,增长16.7%。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更与开展“四群”教育,筑牢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快字当先全面发动,“四群”教育深入人心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省州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安排部署后,弥勒县紧紧抓住被列为省委开展“四群”教育示范县这一重要机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于2011年12月1日迅速召开专题学习贯彻会和“四群”教育动员会,12月23日举行了开展“四群”教育启动仪式,随后相继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座谈会和督查工作会。
弥勒县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宣传骨干组成“四群”教育宣讲团,深入乡镇和村寨进行宣讲,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相继制定了具有地区部门特色的实施方案,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四群”教育,实现了短期内全县共同谱写一曲水乳大地,鱼水相恋的盛世之歌。
2012年7月12日,红河州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督查汇报会在弥勒县召开;8月27日,组织全县党员干部2100多人收听收看了全省深化“四群”教育推广“插甸经验”视频会,会后快速掀起了贯彻落实“插甸经验”热潮,在全县开展了随机调研。
实字着眼奋力跨越,“四群”教育带富促富开展“四群”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弥勒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开展“四群”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千名干部联万户,助农增收促和谐”这条主线,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启动实施了“千名干部助农增收行动”、“百名技术人员服务增收行动”和“百户企业结对帮带行动”三项行动,督促发动全体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千方百计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带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跨越发展。
在开展“四群”教育中,弥勒县3700余名干部,87支技术服务队,12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104家企业,主动与1073个村民小组、13243户农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投资5236.73万元,投工3.79万个,帮助群众修路、治水、办学、夯实基础设施、培植主导产业,以产业主导带富促富。
专题配音(www.cnpy.net)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专业网络配音服务机构,主要包括: 广告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宣传片配音,粤语配音,英语配音,日语配音,韩语配音,模仿配音,课件配音,商场促销配音,电视直销配音,动画片配音,多媒体课件录音,游戏配音,电台包装配音,新闻配音等网络配音,配音公司拥有专业的数字录音棚,配音员,配音员均来自省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配音工作室能提供多语种配音录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