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上清寺街道有着光荣而优秀的革命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待同志如春天般温暖的事迹,“细雨润无声”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怎样实施好党内“温暖工程”?上清寺街道党工委按照渝中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了“三个一”工程,
逐步形成了党员帮扶慰问的长效机制,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老党员、困难党员心中,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发动社区党委、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员基本情况调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需求,建立党员台账,以便把关爱及时送到帮扶对象的手中。
通过摸底调查,辖区内共有建国前老党员4名,党龄40年以上老党员168名,困难党员34名。
年迈的老党员,疾病缠身的党员,家庭经济窘迫的党员……他们为党的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汗水,是党的珍贵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为了让更多困难党员得到及时的帮助,上清寺街道发动社会资源筹措关爱资金,春森路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还成立了“蒲公英爱心基金”,专用于社区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帮扶和慰问。
居住在中山四路的李金笃老人,和老伴刘衍忠都是建国前的老党员,街道积极为李金笃申请了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贴,每月安排社区志愿者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每逢节假日还主动上门慰问,令老人感慨万分。
为了让“温暖工程”在辖区开展得更加深入,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的开展,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畜牧科学院等机关单位、辖区社会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与老党员、困难党员结成了“一帮一”对子,定期上门看望慰问,陪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党员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其作用在上清寺街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党员施之光坚持在寒暑假为辖区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冯学友为群众讲述良好家风的树立和传承,陈锡洪为青少年和居民群众传授剪纸、书法等传统艺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上清寺街道不仅盘活了老党员这笔宝贵的资源,同时还赋予了党内温暖工程新的含义。
“情浓意深深似海,不是亲人胜亲人”。就在这方散发着革命传统的土地上,党内温暖工程开展得既扎实深入又丰富多彩。无论是市级党政领导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市民,都向老党员、困难党员倾注了一腔浓浓的爱意,体现出了崇高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