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大水孕育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四千多年前,古代巴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筑城立国。他们感悟四时日月,营造自己的文化。他们经天纬地,用竹枝词和巴渝舞蹈告诉后人,巴人是太阳和月亮的儿女。***先秦巴人文化遗址,被誉为巴国三星堆,传来跨越时空的历史绝响。
就在这片厚重的热土上,传承着祖辈荣光的**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在山乡和城市点燃文明之光,吹响了创建文明城市的集结号。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县委、县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创建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表”,成立了督查组,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推进会。财政足额保障创建经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人文环境营造、市民素质提升等工作投入经费近30亿元。
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在公共场所悬挂创建标语6000余幅;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5000多处;以“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为主题,拍摄播映文明城市创建系列电视公益广告;印发宣传手册1万余份,发放公益袋5000多个;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两座,编印《我的家乡**》、《中华传统美德经典名句》等宣传读本10万余册;创办“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电视专题20余期,下设“文明城市创建大家谈”、“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完善城市功能,夯实创建基础。县城骨架逐步拉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达宣快速通道插旗山段、百节溪公园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北城大道全线贯通,滨湖路一期工程、张家坝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红军公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全面拉开,建材家居五金城项目进展迅速。高标准建成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成立国有公交有限公司,新增公交车16台,新增公交线路6条。新建停车场12个,新建城市广场8个,新建城市公厕6座,城区绿地率达3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新建自助图书馆两座,增设各类文体设施100余处。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已初具规模。
突出全域治理,提升文明形象。深入开展“治理五乱”等系列集中整治行动,规范广告店招865户,聘请保洁员800名、交协警人员近200名、城管文明劝导员100名,招募文明使者288名;新增8辆洒水车、2辆多功能扫地车、15辆垃圾清运车。全面实施“天网工程”,城区电子监控覆盖率达71%;城市消防、治安联防、公共应急等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
构建长效机制,巩固文明成果。县委、县政府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制定了《督导考核办法》,实行每月一暗访,每月一评比。启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文明行为曝光问责机制,形成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