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的照片,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生态脆弱,那是这里成为整个阿克苏风沙尘暴的策源地,每年沙尘天气超过100天,风卷黄沙,铺天盖地。
难道沙尘肆虐是阿克苏不可改变的宿命?强烈的使命担当告诉我们:守土有责兴生态,绿树成荫惠子孙,恶劣环境能够被改善!
时不我待,于艰难中起步,阿克苏历任领导率领各族干部群众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造柯柯牙绿化工程。30年间,阿克苏地区先后组织近340万人次,进行49次绿化造林大会战,累计造林20.8万亩, 30年创造直接效益30亿元,在亘古荒原中建成了一条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绿色长城,创造了“全球500佳境”的绿色奇迹。
从“灾源”到“绿海”,柯柯牙绿化工程不仅留下了一个“人走政不息”的执政范本,探索了一种荒漠绿化的新模式,更铸就了一座伟大的历史精神丰碑。“我们可以丈量出柯柯牙林区的面积,但无法丈量阿克苏人对它的深情。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之本。” 传承柯柯牙精神的绿色基因,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水青山正不断扩展延伸,尽透森林之韵。
这是世界舞台上一次振聋发聩的生态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出发,形成了系统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兴则文明兴,13亿中国人从生产生活方式入手,正携手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中国之路”。
以发展为己任,以责任为担当,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下,2015年9月阿克苏地委决定:弘扬“柯柯牙精神”,实施《阿克苏地区生态林工程建设规划》,启动阿克苏河、渭干河两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着力破解生态脆弱难题,建设南疆重要的生态治理先行区、特色产业优势区,打造南疆乃至新疆重要的生态涵养示范区。
这是顺应地区发展之举,是顺应民生需求之举,《规划》一出,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汇聚成了推动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绿色动力。
以自然生态保护、人工造林与防护修复、林果产业发展与革新、生态宜居、旅游休闲为主要任务,规划总面积233.79万亩、总投资31.31亿元、建设时间五年、涵盖八县一市的两河流域治理,不仅是继柯柯牙绿化工程之后又一改善阿克苏生态环境的创新之举,也是阿克苏有史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造福工程。
理念已经生根发芽,但成效要破土而出并非易事。
阿克苏城市建设不断扩张,土地资源使用的阵痛随之而来。城区向西发展将与阿克苏河紧紧相连,但作为南疆洪水爆发频次最高的河流,阿克苏河本身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加之河两岸上千家小企业及各类砂石料厂、加工厂林立,还有面积庞大的棚户区,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私设小锅炉等现象十分突出,阿克苏市生态绿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深入调研、亲身实践,阿克苏地委、行署以深厚的民生情怀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完善机制,在上级党委的关心支持下,整合资金,健全方案,严守生态红线,确保顶层设计与切实行动步调统一。
2015年秋,阿克苏人民的母亲河——阿克苏河百万亩生态工程启动,其工程重点和主战场正是阿克苏市48.4万亩的综合治理核心区。堤防工程、绿化灌溉工程、路网工程、荒地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果提质增效改造工程、企业和砂石料厂搬迁造林工程、湿地建设工程,八项重点建设内容构建起完整的生态绿洲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地区两万多干部群众齐上阵,热火朝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抽调百名干部组成阿克苏河综合整治拆迁组,事无巨细对两岸伫立的小作坊、棚户区进行评估、拆迁;同时在拆迁土地上迅速进行土方换填、灌溉水网安装、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绿化工程建设之初,水利、交通等子工程项目早已蓄势待发,同步启动;
2016年,阿克苏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在行动,管护生态、防洪减灾、涵养水源、巡护路网,每一项功能都彰显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7年,阿克苏河生态园项目成果初显,“生态观光、休闲购物、春季赏花、秋季采摘”的清晰定位,让阿克苏人民有了放松的好去处、挣钱的新路子;
多浪河湿地公园、阿瓦提县刀郎部落、乌什县沙棘园、新和县沙漠公园,诸多生态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见证着可持续发展的音符澎湃起绿色交响。
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行动,阿克苏由点及面,标本兼治,正在创造另一片“绿肺”。
2017年初春,又一轮全民义务植树如火如荼展开。就像三十年前的柯柯牙一样,每个阿克苏人心如明镜: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更是打造美丽阿克苏的主体工程。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不仅仅是绿化问题,更是人类的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
为此,阿克苏地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
通过绿化河流两岸和主要交通要道,构建带状绿色生态长廊;
通过优化农田防护林比例,提升绿洲农业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通过建立稳定的绿洲边缘生态林地系统,保障人工绿洲发挥更大效益;
通过宣传引导,严格执法,严防病虫灾害,全面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水平;
五年日新月异,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阿克苏完成人工造林90万亩,退化林分修复27.54万亩,封育114.26万亩。
三十年翻天覆地,阿克苏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4.1%增至2016年的6.8%;农区森林覆盖率增加了四倍,城市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2%:每年沙尘天气减少了61%,年降雨量由18.1毫米突破100毫米。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克苏市由此获封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里是阿克苏市寸土寸金的市区黄金地段,但街头却随处可见这样的绿地小广场,在这片占地4439平方米的绿园中,人们像在公园一样健身、娱乐、休闲,每一处设计都透着人文关怀,每一抹绿色都衬着幸福的笑脸。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阿克苏市不断完善城区绿化建设,累计投入1.58亿元,新建街头绿地广场11处,新增绿化面积530亩。从“见缝插楼”到“见缝插绿”,不仅是阿克苏城市建设思路的转变,更体现了阿克苏地委、行署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绿色发展的务实之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但如何才能给绿水青山植入发展基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地委、行署立足阿克苏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整合农林科技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使科技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绿色铺展经济大盘。
千树万树果花香,绿山青山展林韵。
一年又一年,苹果红了、红枣熟了、核桃饱了、石榴笑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一年又一年,城市绿了、沙尘少了、生态美了、游客多了、阿克苏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了。
绿在眼里,富在手中,目前,阿克苏特色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果品产量超过200万吨,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光伏发电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家电网,有机种植的蔬果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瓜果飘香、生态宜居的阿克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方略于无声处惠及民生,她的发展形式异彩纷呈,她的发展内涵熠熠生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力,但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阿克苏人民将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知行合一,久久为功,让“绿水青山”生长出惠及民生的“金山银山”;让“看得见山水,记得起乡愁”的美丽阿克苏从山水画卷中走近每个人的眼前;让富含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成为诠释每一个阿克苏人“中国梦”的幸福底色;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美丽新疆良好形象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