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广西是我国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自治区,也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5400万广西各族人民与青山绿水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广西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西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广西作出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战略抉择。2013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计划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稳步实施,实现“农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宽裕、服务保障有力、乡村和谐幸福”的宏伟目标。这是广西践行“美丽中国”战略,构建长效新机制,走出我国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路子的伟大探索。
对世代居住在这片石头森林里的瑶族同胞来说,绿色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63岁的陈万辉,对此深有感触。
30年前,恭城在全国率先大力发展沼气。黄岭村是广西第一个普及沼气能源的示范村,也是全国“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源地。30多年来,恭城换了10任书记8任县长,但历任领导抓沼气、抓生态的思路从未动摇。
如今,恭城利用沼气池协同处理农村垃圾,引入企业托管机制,沼气入户率达89.7%,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81%,居全国前列,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发展沼气不仅保护了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也让老百姓充分获利。恭城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3年的265.8元提高到2014年的8156元,预计今年还将增长10%以上。
一本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2013年春天,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题的“美丽广西”第一阶段“清洁乡村”专项活动正式启动,各级领导率先垂范,8万多名干部组成24000支工作队,与3000万各族农民群众一起,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人民。
清晨,伴着茉莉花的芳香,南宁横县石井新街保洁员李文廷就开始按“三级四类”方式处理垃圾。这种模式使街道常年干净整洁,村民每人每月仅仅花费3块钱。
像石井新街一样,广西已有89%的乡镇组建了环卫队伍,95200个村屯配备了保洁员,形成了自治区、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机制。
仲夏时节,贵港市覃塘区龙凤村2800多亩荷花竞相开放,暗香浮动,诗意盎然。
覃富利是龙凤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第一个种荷藕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藕,清洁田园,增加了绿色财富。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广西实施农业生产十大清洁技术,使广袤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更加洁净。
众声传媒配音网 (www.cnpy.net)主要提供配音及其关联服务,主要包括: 广告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宣传片配音,粤语配音,英语配音,日语配音,韩语配音,模仿配音,课件配音,商场促销配音,电视直销配音,动画片配音,多媒体课件录音,游戏配音,电台包装配音,新闻配音等网络配音,配音公司拥有专业的数字录音棚,配音员,配音员均来自省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配音工作室能提供多语种配音录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