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黑龙江大兴安岭人们只知道它有莽莽苍苍八万里林海,却不知这里还有藏着怪石的私密花园——神州北极石林。若寻石林,先至呼中。呼中区是大兴安岭的中心地带,是八万里兴安林海的腹地。进而又以“最冷小镇”的名头蜚声全国。这里历史最低气温零下53度,每年达到零下40度的天气就有一个月左右。如果你作为游客来呼中观过红柳、赏过雾凇、登过白山却没有邂逅石林,那也真是人生的憾事。
苍山石林位于呼中林业局苍山林场附近的一片密林中,占地约800公顷。由一块块硕大的花岗岩和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聚集成峰。距今大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了。它们拔地而起、形态各异、峰峰相连。宛如万丈碧波中的海市蜃楼又如烽火台前英姿飒爽的将军屹立于林海之中。每一组景观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片由花岗岩和凝灰质熔岩组成的石林,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凝固的是天崩地裂、山河易容的瞬间。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片顽石有了灵气和神韵。
去过云南的游人不会忘记,在云南,各种溶洞所在皆是,大小石林司空见惯。但黑龙江不是,没有那样的地貌。整个呼中区的山上,薄薄的土层下面均为碎石,很难见到整块的石头。而矗立在苍山石林的石块巨大,质地坚硬,且突出地面,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带着疑问,记者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志中博士对石林地质公园以及第四季冰川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
据考证,在一亿多年前,该地区火山爆发,方圆数公里内,地上流淌着火山口溢出的滚烫的酸性岩浆,空中不时落下喷射的碎石和火山灰,形成了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同时因为地壳运动产生了南北、东西、北东、北西四个方向的断裂,岩石内部出现垂直地面的不同方向的节理。以后经几千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和水流冲刷,便有了南北向的呼玛河以及其他方向的支流。而这些喷射而出的石头质地松软的部分被渐渐的腐蚀掉,唯有一些坚硬的岩体还留存至今。
置身于石林之中,“北国一柱”无疑是苍山石林中的主角,最吸引游客的眼球,一根粗壮的石柱擎起冠盖如伞的巨石,装似巨大的蘑菇,所以有人也称其为蘑菇石,置身巨石之下,你会感觉巨伞随时都可能落下。但它千万年来却平静如初,稳若泰山。
正如专家所言,北国一柱所在的位置的确是山脊靠中部较为平坦的地方。
鹰嘴岩位于北国一柱向东近200米处的密林深处,鹰嘴岩景观由耸立着的一高一低两块巨石组成,高的10米有余,低的不足8米。较高的巨石微微上仰,形似雄视苍穹的鹰头,上部黑色喙、眼俱全,往下好似鹰之脖胫,背是黑色、腹为淡褐色,脖胫下方左右各一黑石,恰似雄鹰微微张开的双翅,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故名曰“鹰嘴岩”。
最奇的还是壁立的两峰中间夹着一条窄窄的缝隙。是谁把一块石头一分为二?举目仰望,只见一线蓝天。这个“一线天”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体态稍有肥硕者皆不能过。然而游客来此,焉有不过之理?都以通过一线天为乐事。传说,过了一线天,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吉祥。所以一线天还有个吉祥的名字,叫福寿门、吉祥门。
石林中部分岩石在经历了千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加之水平和垂直节理发育,向着一个方向坍塌堆砌而成的层层岩石,外形好似多米诺骨牌。这姿态不禁让我们想起《武林外传》里的一式——“排山倒海”。
常年与这些冰冷的巨石相伴的却是很多柔弱的植被,在碎石的边缘,我们发现了很多的藓类,都是过去没有见过的,比如长在石头上五颜六色的地衣、石耳等低等植物。还有碎石的边缘地带。有一种藓特别奇怪,摸上去硬硬的像极了海底的珊瑚,其实这种藓叫石灰藓,60年才能长高一厘米。
在苍山石林行走总有一股异香萦绕在身边,忽浓忽淡,飘忽不定。寻香而去,你会发现一种长着细细叶子、高不盈尺的小植物,这就是香味的源头。仔细观察,在呼中大小景区,山坡上、小路旁、密林中,地面上都长满了这种开白色花朵的植物。
这花太香了。以至于只能远闻不可近嗅,不止是花朵,就连叶子也散发出一股花香松香混合的味道。
杜香草也叫细叶杜香或窄叶杜香,它提取的香精,可以作为高档香水的原料。杜香让这苍山石林染上了独特的味道,也难怪来这里的游客都对这石林一见钟情。
30年前贾士学曾经是呼中这一代小有名气的猎人。在苍山石林的一段狩猎经历却让他永远的放下了猎枪。
凭借着大自然对呼中的厚爱,高鹏飞开办了呼中区第一家旅行社——大森林旅行社,并且创建了最冷小镇摄影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慕名来到这里。
在他旅行社的墙上以及他建立的网站上到处都是他拍摄的有关呼中的摄影作品,这幅《苍山石林》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苍山石林的发现为呼中的旅游发展又添上了生花的一笔。作为呼中人高鹏飞自然是愿意将这美景展示给更多的人。他经常主动为热爱摄影的朋友做向导。
酷爱摄影的高鹏飞把摄影作为推动家乡旅游宣传的最好方式、并以“互联网+旅游”的方式扩大家乡生态旅游知名度,为呼中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04年呼中国土资源局提交了呼中地质公园申报书,2006年呼中苍山石林风景区被国家评为AAA级景区。201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地质公园。
无独有偶,在大兴安岭比苍山石林年代更为久远的就是漠河石林,它的石林母岩大约生于6到8亿年前的晚元古代。而我国最为著名的云南石林也不过是2亿多年的历史。因此漠河石林母岩的历史更为古老和神秘。
曾问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专家,在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调查评估以及地址公园规划研究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漠河石林位于距漠河县西南约120公里的富克山密林深处的五源岭,有大林河、古莲河、阿巴河、乌玛河和哈达河5条河流发源于此,这里共有7片比较集中的石林群,总面积约52.81平方公里,形状奇特,气势雄伟,最高海拔1352.4米,最低海拔约800米。地貌成因类型以侵蚀地形为主,伴有剥蚀堆积地形,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形态。
2014年8月、2015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赵志中、钱方、曾问渠等5位研究员组成专家团队,曾两次专门前往石林进行实地考察,并初步判断,漠河石林为花岗岩石林,属于阿斯哈图地貌的一种。阿斯哈图是蒙语“险峻的岩石”的意思。在内蒙古赤峰克斯克腾境内,又处于大兴安岭余脉,与漠河石林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是同一时间形成的吗?
早在6到8亿年以前的晚元古代,及之后的古生代,这一地区由于受到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影响,华北板块与欧亚板块对接碰撞,使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并经抬升,出露于地表,这就是形成漠河花岗岩石林景观的物质基础。进入中生代以后,又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大陆从水平运动为主转变成以升降垂直运动为主,这些内动力地质作用,使老花岗岩形成山脊。又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其中松软的物质脱落,坚硬的物质被雕琢成不同形状。
花岗岩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多在70%以上,因此密度大,质地坚硬很难被风化侵蚀,并不容易形成石林。但是我们观察到,在这些花岗石密集的地方,花岗岩的裂隙非常的丰富。地质学中把这些缝隙叫做节理,它是指岩石因为断裂产生的断面,就是因为这些节理的出现,花岗岩才从坚硬变得脆弱。
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摸上去都是硬度极高的花岗岩,加之表面风化露出坚硬的石英颗粒。石与石之间或密或疏有很多的纹理,象层层叠放的书本,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节理发育是漠河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岩石和构造基础,同时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塑造花岗岩石林的关键要素。虽然同是花岗岩石林,但我们在2号石林群看到的石头上多了很多石窝。仿佛是捣药用的石臼又象是人们踩下的脚印,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流水和风的侵蚀使石林中的很多岩石呈现出壶穴、岩臼的景象,可是还有很多的岩石位置比较高没有被流水侵蚀的可能性,但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密集的石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冰臼。经专家多次考察判断,漠河石林地区克波河源头有第四纪冰川槽谷发育,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和气候环境变迁的科学基地。
从发现的大量冰臼、岩臼、冰斗、冰川U型谷、冰石河、角峰、碛垅等地质遗迹上分析,这里也曾受到了冰川运动的影响,在冰川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岩石沿纵向节理及水平节理产生一系列冻融冰劈作用、岩体卸荷作用、冰缘作用、岩石碎裂崩塌,由此铸就今天漠河花岗岩石林的蔚然大观。
漠河石林不但记录了第四纪冰川的存在,还与漠河盛产黄金有着不解之缘。胭脂沟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距离漠河石林100多公里处,从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圣地,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胭脂沟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经被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备之丰富。这漠河石林与这金沟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原来漠河石林的母岩与胭脂沟沙金的源头——岩金、原生金的产生应该在同一时代,相近的地域。
漠河石林是一部地质奇书,又是一处难得一见的人间仙境。2014年,漠河石林被评为黑龙江省地质公园。2017年正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漠河石林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风蚀窝、一线天、裂痕、穿洞、冰柱等风蚀寒冻痕迹,每一座都有独特风格,极具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自然性。放眼望去,山石嶙峋,绵延数里。目光越过山坳。对面山梁上一座座酷似古堡的石头城就是二号石峰群,这里不是那种层层叠叠的花岗岩,仿佛是人们刻意堆砌的石砖墙,石头上斑驳着不同的色彩。这痕迹是谁来挖掘,这脚印是谁来踩踏。这石头的千般形态,万种变化任由我们观者来想象。
由于水平节理的发育,漠河石林在风化时,不能像我国南方地区形成球状风化的石蛋地貌而是形成大量的棱角状的石块、石片及碎屑,在后期冰川、流水等作用下可被搬运到山谷中,有的则逐渐被风化成土,在冰缘气候下可形成石海、石河、岩屑坡等冰缘地貌。
漠河石林,山峰峥嵘,层峦叠嶂,无人工雕饰的天然之美处处皆是,可谓是景景有特色,点点自天然。奇石妙景令人叹为观止。这片被游人青睐的石林已经在兴安岭上矗立了近8亿年,可是被人们发现也仅仅是5年前的事情。2013年,一个猎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驴友天生的好奇心把幽幽密林中美轮美奂的天然石林呈现在世人面前。刘文,户外爱好者,喜欢摄影。
2013年8月,刘文在谷歌地图上查找的了石林的大概位置,组织9名户外爱好者前往五源岭进行首次探险。
刘文对旅游事业有着执着的梦想,他曾参与了龙江第一湾景区考察、月牙湖冰川地质公园、九龙神树景区建设,他希望通过寻找能有奇迹发生,能为漠河带来更多的旅游机遇。
同是户外爱好者的冯广庆向记者展示了许多在漠河石林拍摄的实景图片,并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发现石林的过程。
五源岭是名副其实的无人区,大片的原始森林极少有人涉足。林间同样是一副原始状态,倒木、荆棘遍地,偶有狍鹿走出的小道,走不多远便失去了方向,不得不再次走进蛮荒之中。
在探险过程中,他们在方圆4公里的区域里共发现7片石林,大型石林位于山顶,如古堡,气势雄伟,单个面积达200平方米左右,小型石林有几平方米大小,形状奇特,玲珑精巧,并在多数石林上发现冰臼遗迹。
漠河石林在秋季收获之时,野生食用菌遍布林间,因为石林在无人区,五源岭上成千上万吨的食用菌就自生自灭于此。
在石林的石头上,我们发现了很多黑色的附着物,人们都叫它石耳,这些石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这光秃秃的石头上它又是靠什么来营养生长的呢?
石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腐生性中温型真菌,石耳又名岩菇、脐衣、石壁花。多生于悬崖峭壁或阴湿的石缝中,褐色背面有黑色绒毛,具有养阴润肺、清凉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石耳与木耳地耳形态略似、功能相近。然石耳以止血为优、地耳以明目为长,木耳以养阴为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
除了罕见的石耳,五源岭上与石林交错而生的还有这些匍匐于地,象孔雀开屏的植物——偃松。之所以叫偃松,是取得它倒卧之意。它多生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树干蜿蜒长约10米,叶五针一束,淡黄色,与紫红色的球形花蕊相映成辉。因为偃松是三年结一次果,所以它的果实又叫千日果。偃松果含有植物蛋白、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近百种。可是这些偃松为什么不象其他类型的松树那么挺拔,为什么要伏地而长呢?
沿偃松林小径攀上山头,一丛丛、一团团,口烟如雾,纤细的偃松枝叶苍翠欲滴,松香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硕大的盆景园,又象走进一个绿色迷宫。加之周围石峰耸立,林海茫茫。诺大面积的偃松林繁衍于石林之间,刚健与柔弱、壮丽与秀美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们神思无限。
在石林中穿行,你会听到脚下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四下寻找却不见河流,蹲下来,贴近地表仔细聆听,原来是石下的暗河在欢唱。这石窝中涌出的泉水就是暗河的出处。泉水清凉沁人心脾。而且没有什么味道,这就是真水无香吧。这地下的暗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漠河石林群自然景观壮美神秘,珍稀物种繁多,象形石景观奇特,集奇、绝、险、幽、雅于一身,石趣比比皆是,妙境幻化万千。可谓一步一奇景,转念一洞天。石洞、石穴、石柱、石峰形态各异,或如罗汉打坐,或如猛虎出山,或似丽女出浴,或如神龟静卧、或似熊罴发威。凡此种种,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明未李渔曾对山石有过这样的评判:“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漠河石林中的山石,透者,千回百转,曲径通幽,疑似山穷水尽,豁然又现天地;漏者,风旋水蚀,冰凿冻劈,如同千疮百孔,不失婉转玲珑;瘦者,孤石成峰,锥立无倚,或可风中摆摇,复叹心止意磐。身在石林中,我们不禁会放下一切的浮躁,聆听远古的声音,用一种禅修的心境去体味自然的力量,没有生命的顽石却因时间的造化赋有灵魂。
呼中苍山石林的独特,漠河石林的久远,这对神州北极双璧诠释着石的神韵和风骨。若用“风景”二字来形容神州北极石林,实在是太过肤浅。 “乃知造化钟神秀,群玉峰头留太古”一座座石林就是一篇篇厚重的历史。沧海桑田,时事变迁。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这些奇特的石头正用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向世人述说着亿万年前的种种经历。神州北极石林这耗费了几亿年的时光形成的天下奇观,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地质变迁的珍贵样本,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的自然遗产。
提到黑龙江大兴安岭人们只知道它有莽莽苍苍八万里林海,却不知这里还有藏着怪石的私密花园——神州北极石林。若寻石林,先至呼中。呼中区是大兴安岭的中心地带,是八万里兴安林海的腹地。进而又以“最冷小镇”的名头蜚声全国。这里历史最低气温零下53度,每年达到零下40度的天气就有一个月左右。如果你作为游客来呼中观过红柳、赏过雾凇、登过白山却没有邂逅石林,那也真是人生的憾事。
苍山石林位于呼中林业局苍山林场附近的一片密林中,占地约800公顷。由一块块硕大的花岗岩和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聚集成峰。距今大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了。它们拔地而起、形态各异、峰峰相连。宛如万丈碧波中的海市蜃楼又如烽火台前英姿飒爽的将军屹立于林海之中。每一组景观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片由花岗岩和凝灰质熔岩组成的石林,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凝固的是天崩地裂、山河易容的瞬间。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片顽石有了灵气和神韵。
去过云南的游人不会忘记,在云南,各种溶洞所在皆是,大小石林司空见惯。但黑龙江不是,没有那样的地貌。整个呼中区的山上,薄薄的土层下面均为碎石,很难见到整块的石头。而矗立在苍山石林的石块巨大,质地坚硬,且突出地面,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带着疑问,记者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志中博士对石林地质公园以及第四季冰川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
据考证,在一亿多年前,该地区火山爆发,方圆数公里内,地上流淌着火山口溢出的滚烫的酸性岩浆,空中不时落下喷射的碎石和火山灰,形成了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同时因为地壳运动产生了南北、东西、北东、北西四个方向的断裂,岩石内部出现垂直地面的不同方向的节理。以后经几千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和水流冲刷,便有了南北向的呼玛河以及其他方向的支流。而这些喷射而出的石头质地松软的部分被渐渐的腐蚀掉,唯有一些坚硬的岩体还留存至今。
置身于石林之中,“北国一柱”无疑是苍山石林中的主角,最吸引游客的眼球,一根粗壮的石柱擎起冠盖如伞的巨石,装似巨大的蘑菇,所以有人也称其为蘑菇石,置身巨石之下,你会感觉巨伞随时都可能落下。但它千万年来却平静如初,稳若泰山。
正如专家所言,北国一柱所在的位置的确是山脊靠中部较为平坦的地方。
鹰嘴岩位于北国一柱向东近200米处的密林深处,鹰嘴岩景观由耸立着的一高一低两块巨石组成,高的10米有余,低的不足8米。较高的巨石微微上仰,形似雄视苍穹的鹰头,上部黑色喙、眼俱全,往下好似鹰之脖胫,背是黑色、腹为淡褐色,脖胫下方左右各一黑石,恰似雄鹰微微张开的双翅,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故名曰“鹰嘴岩”。
最奇的还是壁立的两峰中间夹着一条窄窄的缝隙。是谁把一块石头一分为二?举目仰望,只见一线蓝天。这个“一线天”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体态稍有肥硕者皆不能过。然而游客来此,焉有不过之理?都以通过一线天为乐事。传说,过了一线天,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吉祥。所以一线天还有个吉祥的名字,叫福寿门、吉祥门。
石林中部分岩石在经历了千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加之水平和垂直节理发育,向着一个方向坍塌堆砌而成的层层岩石,外形好似多米诺骨牌。这姿态不禁让我们想起《武林外传》里的一式——“排山倒海”。
常年与这些冰冷的巨石相伴的却是很多柔弱的植被,在碎石的边缘,我们发现了很多的藓类,都是过去没有见过的,比如长在石头上五颜六色的地衣、石耳等低等植物。还有碎石的边缘地带。有一种藓特别奇怪,摸上去硬硬的像极了海底的珊瑚,其实这种藓叫石灰藓,60年才能长高一厘米。
在苍山石林行走总有一股异香萦绕在身边,忽浓忽淡,飘忽不定。寻香而去,你会发现一种长着细细叶子、高不盈尺的小植物,这就是香味的源头。仔细观察,在呼中大小景区,山坡上、小路旁、密林中,地面上都长满了这种开白色花朵的植物。
这花太香了。以至于只能远闻不可近嗅,不止是花朵,就连叶子也散发出一股花香松香混合的味道。
杜香草也叫细叶杜香或窄叶杜香,它提取的香精,可以作为高档香水的原料。杜香让这苍山石林染上了独特的味道,也难怪来这里的游客都对这石林一见钟情。
30年前贾士学曾经是呼中这一代小有名气的猎人。在苍山石林的一段狩猎经历却让他永远的放下了猎枪。
凭借着大自然对呼中的厚爱,高鹏飞开办了呼中区第一家旅行社——大森林旅行社,并且创建了最冷小镇摄影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慕名来到这里。
在他旅行社的墙上以及他建立的网站上到处都是他拍摄的有关呼中的摄影作品,这幅《苍山石林》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苍山石林的发现为呼中的旅游发展又添上了生花的一笔。作为呼中人高鹏飞自然是愿意将这美景展示给更多的人。他经常主动为热爱摄影的朋友做向导。
酷爱摄影的高鹏飞把摄影作为推动家乡旅游宣传的最好方式、并以“互联网+旅游”的方式扩大家乡生态旅游知名度,为呼中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04年呼中国土资源局提交了呼中地质公园申报书,2006年呼中苍山石林风景区被国家评为AAA级景区。201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地质公园。
无独有偶,在大兴安岭比苍山石林年代更为久远的就是漠河石林,它的石林母岩大约生于6到8亿年前的晚元古代。而我国最为著名的云南石林也不过是2亿多年的历史。因此漠河石林母岩的历史更为古老和神秘。
曾问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专家,在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调查评估以及地址公园规划研究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漠河石林位于距漠河县西南约120公里的富克山密林深处的五源岭,有大林河、古莲河、阿巴河、乌玛河和哈达河5条河流发源于此,这里共有7片比较集中的石林群,总面积约52.81平方公里,形状奇特,气势雄伟,最高海拔1352.4米,最低海拔约800米。地貌成因类型以侵蚀地形为主,伴有剥蚀堆积地形,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形态。
2014年8月、2015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赵志中、钱方、曾问渠等5位研究员组成专家团队,曾两次专门前往石林进行实地考察,并初步判断,漠河石林为花岗岩石林,属于阿斯哈图地貌的一种。阿斯哈图是蒙语“险峻的岩石”的意思。在内蒙古赤峰克斯克腾境内,又处于大兴安岭余脉,与漠河石林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是同一时间形成的吗?
早在6到8亿年以前的晚元古代,及之后的古生代,这一地区由于受到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影响,华北板块与欧亚板块对接碰撞,使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并经抬升,出露于地表,这就是形成漠河花岗岩石林景观的物质基础。进入中生代以后,又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大陆从水平运动为主转变成以升降垂直运动为主,这些内动力地质作用,使老花岗岩形成山脊。又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其中松软的物质脱落,坚硬的物质被雕琢成不同形状。
花岗岩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多在70%以上,因此密度大,质地坚硬很难被风化侵蚀,并不容易形成石林。但是我们观察到,在这些花岗石密集的地方,花岗岩的裂隙非常的丰富。地质学中把这些缝隙叫做节理,它是指岩石因为断裂产生的断面,就是因为这些节理的出现,花岗岩才从坚硬变得脆弱。
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摸上去都是硬度极高的花岗岩,加之表面风化露出坚硬的石英颗粒。石与石之间或密或疏有很多的纹理,象层层叠放的书本,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节理发育是漠河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岩石和构造基础,同时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塑造花岗岩石林的关键要素。虽然同是花岗岩石林,但我们在2号石林群看到的石头上多了很多石窝。仿佛是捣药用的石臼又象是人们踩下的脚印,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流水和风的侵蚀使石林中的很多岩石呈现出壶穴、岩臼的景象,可是还有很多的岩石位置比较高没有被流水侵蚀的可能性,但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密集的石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冰臼。经专家多次考察判断,漠河石林地区克波河源头有第四纪冰川槽谷发育,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和气候环境变迁的科学基地。
从发现的大量冰臼、岩臼、冰斗、冰川U型谷、冰石河、角峰、碛垅等地质遗迹上分析,这里也曾受到了冰川运动的影响,在冰川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岩石沿纵向节理及水平节理产生一系列冻融冰劈作用、岩体卸荷作用、冰缘作用、岩石碎裂崩塌,由此铸就今天漠河花岗岩石林的蔚然大观。
漠河石林不但记录了第四纪冰川的存在,还与漠河盛产黄金有着不解之缘。胭脂沟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距离漠河石林100多公里处,从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圣地,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胭脂沟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经被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备之丰富。这漠河石林与这金沟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原来漠河石林的母岩与胭脂沟沙金的源头——岩金、原生金的产生应该在同一时代,相近的地域。
漠河石林是一部地质奇书,又是一处难得一见的人间仙境。2014年,漠河石林被评为黑龙江省地质公园。2017年正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漠河石林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风蚀窝、一线天、裂痕、穿洞、冰柱等风蚀寒冻痕迹,每一座都有独特风格,极具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自然性。放眼望去,山石嶙峋,绵延数里。目光越过山坳。对面山梁上一座座酷似古堡的石头城就是二号石峰群,这里不是那种层层叠叠的花岗岩,仿佛是人们刻意堆砌的石砖墙,石头上斑驳着不同的色彩。这痕迹是谁来挖掘,这脚印是谁来踩踏。这石头的千般形态,万种变化任由我们观者来想象。
由于水平节理的发育,漠河石林在风化时,不能像我国南方地区形成球状风化的石蛋地貌而是形成大量的棱角状的石块、石片及碎屑,在后期冰川、流水等作用下可被搬运到山谷中,有的则逐渐被风化成土,在冰缘气候下可形成石海、石河、岩屑坡等冰缘地貌。
漠河石林,山峰峥嵘,层峦叠嶂,无人工雕饰的天然之美处处皆是,可谓是景景有特色,点点自天然。奇石妙景令人叹为观止。这片被游人青睐的石林已经在兴安岭上矗立了近8亿年,可是被人们发现也仅仅是5年前的事情。2013年,一个猎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驴友天生的好奇心把幽幽密林中美轮美奂的天然石林呈现在世人面前。刘文,户外爱好者,喜欢摄影。
2013年8月,刘文在谷歌地图上查找的了石林的大概位置,组织9名户外爱好者前往五源岭进行首次探险。
刘文对旅游事业有着执着的梦想,他曾参与了龙江第一湾景区考察、月牙湖冰川地质公园、九龙神树景区建设,他希望通过寻找能有奇迹发生,能为漠河带来更多的旅游机遇。
同是户外爱好者的冯广庆向记者展示了许多在漠河石林拍摄的实景图片,并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发现石林的过程。
五源岭是名副其实的无人区,大片的原始森林极少有人涉足。林间同样是一副原始状态,倒木、荆棘遍地,偶有狍鹿走出的小道,走不多远便失去了方向,不得不再次走进蛮荒之中。
在探险过程中,他们在方圆4公里的区域里共发现7片石林,大型石林位于山顶,如古堡,气势雄伟,单个面积达200平方米左右,小型石林有几平方米大小,形状奇特,玲珑精巧,并在多数石林上发现冰臼遗迹。
漠河石林在秋季收获之时,野生食用菌遍布林间,因为石林在无人区,五源岭上成千上万吨的食用菌就自生自灭于此。
在石林的石头上,我们发现了很多黑色的附着物,人们都叫它石耳,这些石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这光秃秃的石头上它又是靠什么来营养生长的呢?
石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腐生性中温型真菌,石耳又名岩菇、脐衣、石壁花。多生于悬崖峭壁或阴湿的石缝中,褐色背面有黑色绒毛,具有养阴润肺、清凉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石耳与木耳地耳形态略似、功能相近。然石耳以止血为优、地耳以明目为长,木耳以养阴为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
除了罕见的石耳,五源岭上与石林交错而生的还有这些匍匐于地,象孔雀开屏的植物——偃松。之所以叫偃松,是取得它倒卧之意。它多生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树干蜿蜒长约10米,叶五针一束,淡黄色,与紫红色的球形花蕊相映成辉。因为偃松是三年结一次果,所以它的果实又叫千日果。偃松果含有植物蛋白、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近百种。可是这些偃松为什么不象其他类型的松树那么挺拔,为什么要伏地而长呢?
沿偃松林小径攀上山头,一丛丛、一团团,口烟如雾,纤细的偃松枝叶苍翠欲滴,松香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硕大的盆景园,又象走进一个绿色迷宫。加之周围石峰耸立,林海茫茫。诺大面积的偃松林繁衍于石林之间,刚健与柔弱、壮丽与秀美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们神思无限。
在石林中穿行,你会听到脚下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四下寻找却不见河流,蹲下来,贴近地表仔细聆听,原来是石下的暗河在欢唱。这石窝中涌出的泉水就是暗河的出处。泉水清凉沁人心脾。而且没有什么味道,这就是真水无香吧。这地下的暗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漠河石林群自然景观壮美神秘,珍稀物种繁多,象形石景观奇特,集奇、绝、险、幽、雅于一身,石趣比比皆是,妙境幻化万千。可谓一步一奇景,转念一洞天。石洞、石穴、石柱、石峰形态各异,或如罗汉打坐,或如猛虎出山,或似丽女出浴,或如神龟静卧、或似熊罴发威。凡此种种,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明未李渔曾对山石有过这样的评判:“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漠河石林中的山石,透者,千回百转,曲径通幽,疑似山穷水尽,豁然又现天地;漏者,风旋水蚀,冰凿冻劈,如同千疮百孔,不失婉转玲珑;瘦者,孤石成峰,锥立无倚,或可风中摆摇,复叹心止意磐。身在石林中,我们不禁会放下一切的浮躁,聆听远古的声音,用一种禅修的心境去体味自然的力量,没有生命的顽石却因时间的造化赋有灵魂。
呼中苍山石林的独特,漠河石林的久远,这对神州北极双璧诠释着石的神韵和风骨。若用“风景”二字来形容神州北极石林,实在是太过肤浅。 “乃知造化钟神秀,群玉峰头留太古”一座座石林就是一篇篇厚重的历史。沧海桑田,时事变迁。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这些奇特的石头正用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向世人述说着亿万年前的种种经历。神州北极石林这耗费了几亿年的时光形成的天下奇观,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地质变迁的珍贵样本,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的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