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名为《元日》的古诗,是我国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描写古人“辞旧迎新”的即景之作,诗文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年时的诸多典型素材,生动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年节的欢乐气氛。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也最富民族特色、最具广泛影响的节日,莫过于从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开始,直到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长达近一个月时间,由大大小小十几个节日组成的传统大年节---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生活中的“最高潮”,是中华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黄金期”,是华夏民族的“狂欢月”!而在黄河中游东岸、黄土高原腹地、民俗积淀深厚的山西?吕梁?**县,每年元宵节期间,当地老百姓都要围绕堪称“华夏一绝”的“**盘子”,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这里民间欢度春节的氛围,被众多中外民俗专家评价为“东方的狂欢节”。
“盘子”作为**县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载体,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突出的民族性和民众性。2006年,“**盘子会”被山西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晋西边陲的**,是一块古老文明、钟灵毓秀的宝地。她东依吕梁山,西临黄河水,与陕北一衣带水、隔河相望,素有“华北门户”、“秦晋通衢”之称,是黄河流域最古老文明发祥的舞台。考古发现,远在两亿五千万年前,**地面上曾有爬行动物锯齿龙出没,早在石器时代,**儿女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洪荒时代,人文先祖大禹在**“凿蛟龙壁”、“改堵为疏”,使“黄河归道”、“天下水患平息”,**孟门成为母亲河上“大禹治水第一门”。殷商早期,**三川河畔的高红“柿枣垣”,曾经崛起过一座繁华的“工方国”都城,创造了黄河流域早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时期,**属“晋国领地”,战国为“赵国边邑”。公元579年的北周大象元年,**一带曾设“定湖郡”、置“定湖县”,成为黄河中游跨河建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绵延700余年。
悠久的人文历史必然孕育厚重的地域文化。千百年来,在**这块饱浸中华文脉的神奇土地上,人文荟萃,俊彩星驰,以黄河文化、黄土风情为主要特征,遍及城乡的秧歌、会则、弹唱、剪纸、九曲、面塑、灯展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原生态“年俗文化”,如山花烂漫、异彩纷呈。“**盘子会”,就是把这一块块“碧玉”珠串起来的金链条。
每年元宵节做客山城**,你都会被一种叫做“盘子”的木制仿古阁楼式建筑,以及“盘子”前举行的丰富多彩的元宵民俗活动所陶醉,这就是享誉中外的“**盘子会”。“**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起源于远古的“搭棚祭神”活动,是唐朝“祭盘”仪式的传承,明清以来,就在**县城及穆村城郊一带广为流行,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盘子会”的“盘子”,是盘子会的核心和主要载体,“盘子会”的一系列民俗活动都是围绕“盘子”而展开的。明清时期,**三镇凭借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商贾繁荣,店铺林立,一时富甲一方。适应民间宗教祭祀档次提升的社会需求,**、穆村一带的能工巧匠从唐代“祭盘”活动中获取灵感,将民间庙宇和神像按比例缩小,经过精雕细刻、油漆彩绘,做成一种“活茆活鞘”、“装拆自如”的“放大了的神龛、浓缩了的庙宇”,“**盘子”应运而生。
“盘子”是一种制作非常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一般高约三到四米,分为四角、六角、八角,单层、双层、多层,设计风格迵异,造型千变万化。这种木制的小阁楼多采用质地细密而又硬实的上等木料制作而成,它吸收了我国园林古建中“庭台轩榭”、“飞檐斗拱”的制作技艺和中国画的美术精髓,融入了现代“声光电”技术,按其自身结构形式,可以分设出几个甚至十几个神龛,分别供奉彩绘的“天官、财神、送子娘娘、观音菩萨”等神像。在元宵灯火辉映下,盘子壁画中的图案和神仙显得愈加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出”之势,盘子工艺的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搭建好的盘子,前面垒起旺火,对面设台唱戏,中间布下“九曲黄河灯阵”,俨然就形成一处元宵文化活动场所。
传统的盘子会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一直要延续到正月二十六,长达半个月,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达到高潮。盘子会期间,县城及城郊一带的200余座盘子都要依序排定当年的“纠首”和“主人家”,负责经管盘子会的大小事宜,所有居民都为“搭盘子”、“闹会会”凑钱凑物,**县城一时彩盘高搭、社火遍点,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每当夜幕降临,盘子前游人如织,杂耍齐聚,商贩吆喝,旺火熊熊,锣鼓阵阵,丝竹不绝,处处流光溢彩,人人笑逐颜开,真可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沸地笙歌起、满城吉庆来”!
“灯月交辉元宵夜,神人共乐太平年”。盘子会最红火的时节,是正月十四晚上交正月十五黎明的子夜时分,家家户户都要把蒸好的花馍、面塑供奉在盘子里烧香膜拜,祈求“天官赐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时此刻,盘子下人头攒动、香烟缭绕,盘子上礼花怒放、爆竹震天,一派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和乐景象。此情此景,穿行于**大街小巷,盘子会会一处接着一处,二人台、弹唱、秧歌、小戏一台连着一台,上自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垂髫,欢闹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乐而忘归的城乡百姓,满含虔诚的善男信女,在祥光笼罩、古风扑面的盘子前,求子、许愿,祈福、迎祥,观灯、听唱、转九曲,赏月、嬉戏、闹秧歌,尽情徜徉在“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胜境中,恍若置身“天街游园”!
伴随“盘子会”活泼登场的是古老的“**弹唱”。
**古属“赵国边邑”,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间的唱曲之风可谓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弹唱的历史可上溯到宋代,源于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到明清时期已十分盛行,每逢元宵节前后,**城乡的大街小巷,就会出现“万人蜂拥、争看弹唱”的盛况。
**弹唱是介于曲艺、小戏和表演唱之间的一种古老演唱形式,它吸收了民歌、道情、二人台、戏曲等多种民间艺术的优点,取材广泛,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老百姓喜闻乐见,2007年列入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弹唱演出时,在管子、胡胡、三弦、梆子等器乐的伴奏下,男女两名“唱手”分领剧中角色,“以弹伴唱、既弹又唱”,“有唱有白、唱演结合”,人们惬意地聚拢在盘子前,品味绵绵丝竹,感受悠悠唱腔,不知不觉就会融入“忘忧及乐”的美妙境界。
数百年来,一代代**弹唱艺人,通过口传心授、传承创新,留下了许多史诗般隽永壮丽、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彰显我国古代朴素家庭美德的《杭州买药》,再现山西古典戏曲爱情的《审录》,以老区人民参军支援抗战为题材的《下**》等,一批折射历史变迁、闪耀时代光芒的弹唱经典,仍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弘扬传统美德、提升社会文明的独特功能,至今传唱不衰。
在重塑精神文明的今天,**弹唱这块“瑰宝”,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
“九曲”,是“**盘子会”中又一项别具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转九曲”,就是转“九曲黄河灯会”,**民间也称“转灯”。
“九曲黄河灯会”上古时期就已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兴起,民间相传起源于《封神榜》中“太上老君”大破“三霄娘娘”用母亲河玄机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后来在道场活动中,人们就用灯盏相连象征黄河,根据太极易理,精心设计了类似于道教“九宫八卦图”的“九曲黄河灯阵”,以求国泰民安、吉祥如意。“转九曲”,由此在**民间盛行起来。
“九曲黄河灯阵”呈正方形,由九个蜿蜒曲折而又相互连通的“小曲阵”围成,阵内设横竖各19排、共361根木杆,每根木杆上安放一盏“麻油彩纸灯”,象征一年365周天。转“九曲”时,人从“春门”进、“冬门”出,中间历经一年二十四节气,正月转一趟“九曲”,据说就能求得五谷丰登、满年通顺。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过去简易的木杆和麻油灯,早已被先进的材料和七彩“电光灯”所取代,夜幕下的“九曲黄河阵”显得格外绚丽多姿。近观,竖成列、横成行,似排列有序的荷花,含苞待放;远看,繁星点点、光明灿烂,宛如银河落地、五彩缤纷,简直汇成了灯的海洋!待到元宵吉时,“灯官”入场,鸣炮三响,场内灯光亮起,场外旺火燃起,先是秧歌队披红挂绿,击鼓进场,后是村中男女手持香火,依序进阵。川流不息的人群,在亮如白昼的“灯海”中迤逦前行,宛如一条“长龙”遨游江河,好一派非凡热闹的人间美景。
灯是盘子的精灵,灯是元宵的象征。从千回百折的九曲黄河灯阵中转游出来,恭迎您的将是堪称“华北独一”的“盛世之光、和谐之春、魅力**”清河水上大型灯展。
清河,是**人的母亲河,是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吸纳的重要支流。清河两岸不仅是**五千年文明诞生的摇篮,更是今日**崛起的前沿,规模空前盛大、年年推陈出新的清河灯展,就布置在这清澈秀丽、波光粼粼的河面上。
**城里花千树,清河两岸灯万盏,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登临青龙桥上,俯瞰璀璨清河,一个个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巨型组灯,纵贯南北、一线排开,在墨玉般的河面倒映下,水下流光潋滟,水上华彩飞扬,如山川披锦绣,似银河落九天,场面蔚为壮观。华灯齐放的滨河公园里,高悬的彩灯似龙飞凤舞、凌空欲飞,五光十色的地射灯、景观灯如群星闪烁、光芒交错。溢彩流光的清河两岸,一处处迷人的效果灯争奇斗艳、竞相炫耀,把林立的高楼、繁华的都市装点得如梦如幻,与清河中的大型灯展交相辉映、浑然天成。人们扶老携幼、举家出门,漫步在灯前水畔,环视着辉煌灯火,欢度着良宵美景,期盼着人寿年丰,仿佛身临蓬莱仙境、九霄天宫,沉浸在这天上人间的美好时光中,尽情领略着胜似江南的“夜**”魅力风情。
新时期的黄河儿女秉烛夜游,他们“乐”的是今宵红火,“求”的是明朝更辉煌!
秧歌,是汉民族特有的民间歌舞形式,是黄土高原众多春节社火的代表,也是“**盘子会”的重要支脉。
相传,**人“闹秧歌”起源于原始的“闹社火”。“社”为土地之神,上古时期,每当一年农事完毕,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先民,就把丰收的喜悦跳成黄土般粗犷和黄河般豪放的舞蹈,感戴神灵恩赐,庆祝五谷丰登。这种远古的“祭土敬田”风俗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今天的“**秧歌”。
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文明,如一块丰膄的沃土,滋养了流派众多、五彩斑斓的**秧歌。你瞧,那以全套打击器乐陪衬唢呐吹奏,由一名打“红绫伞”、执“虎衬环”的“伞头”率领,兼有“蹈场”仪式、即兴“赋唱”、“会子”表演,和着曲牌鼓点蹁跹起舞,形成有特定章法“集体舞蹈”的,就是风行于**北山一带的“伞头秧歌”;那头扎英雄巾,身着武士装,每队必备“腰鼓”数十面,“铙钹”数十对,“马锣”数十面,“表演”与“击奏”合一,组成强大锣鼓阵容,有如万里黄河浪涛排山倒海而来,惊天动地,声闻数里,荡气回肠,震人心魄的,就是来自黄河岸畔的三交“鼓子秧歌”;那由扮成戏剧《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形象的男女两名 “艄公”领驾,两艘轻盈华丽、如风行水上的“水船”开道,两支鱼贯跟从其后,人物扮相纷繁复杂,节奏欢快热烈,气势刚劲豪放,随艄公“顺摆”、“逆撬”“叫板”等“驾船”指挥而变幻队形、穿梭共舞的,就是盛行于**沿川一带的“水船秧歌”。
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风云际会的巅峰时刻。以“一乡一品、一企一品”为特色的盛大秧歌调演,成为**“盘子文化艺术节”期间万人瞩目的看点。这一天,来自全县各乡镇、各企业、各单位的几十支秧歌队齐聚**城,你方唱罢我登场,尽展风姿神韵。那翻飞的彩扇、舞动的人群,滑稽的笑脸、奔放的激情,密集的鼓点,浓烈的喜庆,简直把水泄不通的围观群众推进了红火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尽情倾泻着一方热土释放不完的狂欢情结,把和谐盛世的新**演绎得酣畅淋漓。
文化的勃兴离不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当传承了五百年的**盘子会沐浴着二十一世纪的晨光,从**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走向全国全世界的时候,透过绮丽的盘子会所承载的愈演愈烈的年俗文化,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百强**,为传统文化复兴提供的强大支撑。
在国家“中部崛起”、山西“两区”开发、吕梁“三大工程”战略带动下,藏金蕴银、东连西通的**,近年资源地缘优势突显,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在致力打造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密切相关的“人气**、正气**、和气**、景气**”的历史征程中,以“新型工业、新型城市、新型农村”建设为主骨架、全力推进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振兴的步伐,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
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人,在“吕梁领先”、“山西十强”、“中部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个中小城市”等一张张闪亮名片的映衬下,用铺天盖地的浓烈喜庆抖落着年节的欢乐,畅想着美好的明天,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激扬着社会的和谐!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盘子会文化,必将乘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浩荡历史潮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澎湃在大河血脉、崛起于高原之巅,向海内外中华儿女奉献民族文化新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