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要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信息化工作关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既是全局性工作,也是全员性的工作。学校领导极其重视,多次召开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专题会议,把坚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作为学校教科研特色,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学校不断推进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让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服务于教学。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教研室,制定了《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制度》,确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及措施,并将此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之中,纳入教师的考核、聘任、晋升之中。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使学校信息化工作高效有序,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软件过硬,硬件领先。学校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验收,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建成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和宽带校园网。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为教师办公、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套高性能的网络系统。理、化、生三间DIS探究实验室实现网络相通,投资近50万建成了福州市设备先进的数字微格教室。这些为探索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创新实践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证。
人才培养,教师为本。2008年自主创办的“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自主发展交流、教学资源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教、学、研合一。为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创建了良好的平台。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不断提升。一支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充满朝气的教师队伍正在校区的信息化征程中昂首向前。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各集备组教师在探究实验室,交流前沿信息,分享心得体会;
及时调试设备,更新教学软件,补充学科资料;教师定期利用微格教室进行片段教学,精心磨课,使每个环节臻于完美。针对某些典型课例,还可以开放给外校专家观看点评,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学习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网络教学使学生不受时空间限制,自由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与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学生通过网络所了解的相关知识都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物并将其纳入自己所确定的评价标准中,来衡量自己通过探究的方式所取得的探究结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着课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校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课题组老师在CN刊物上发表了21篇论文。其中8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叶东福老师撰写的两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课题组还送审参加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参评的9篇文章,分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研究成果汇编已正式出版。
课题组老师还多次承担了全国、省、市级的教学公开课、观摩课任务;成果展示获得与会专家、老师的高度评价,《海峡都市报》《福州日报》都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