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时,大塅镇浒村内处处清凉。谁能想到,这个原是道路泥阻、村落老旧、生产条件落后的深度贫困村,也变为了一幅阡陌新巷,祠舍连绵,荷香四野的田园风光。现在,村民林淑珍只是在家做着干果子,就有游客前来购买。村民时光挑的花海浒溪产业合作社有了二十多万销售收入。脱贫攻坚让浒村面貌得以嬗变,也让41户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铜鼓这片红色热土,曾记载下了我们党革命的初心。如今,铜鼓县委正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擂紧战鼓,以刺绣般的功夫和钉钉子精神打响脱贫攻坚战,击响了脱贫攻坚的铜鼓旋律。
铜鼓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2万人。铜鼓是没有戴贫困县帽子的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565户10427人,贫困发生率9.87%,全县有深度贫困村25个,占宜春市45.5%,全省的10%。其中高桥乡英溪村、白石村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9.87%和27.41%,分列全省第一、第二。贫困人口占比率高、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差,是铜鼓深度贫困村的明显特征。
如此高的贫困发生率,得到了省、市和各级部门对铜鼓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和殷殷眷顾。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省扶贫和移民办对铜鼓脱贫攻坚工作厚爱有加,分处室、分批次、分专题的到铜鼓实地调研督导。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八大专题调研,其中脱贫攻坚专题定点到铜鼓,为铜鼓问诊把脉,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指导。
宜春市委市政府对铜鼓脱贫攻坚高度关注和重视,市委书记颜赣辉、市长王水平和其他市领导多次到铜鼓专题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等11位市领导中途调整到铜鼓,挂点深度贫困村。派出副处级脱贫攻坚特派员,专门驻点帮扶我县的深度贫困村,形成了“1+1+N”的组织帮扶模式,要求做到不退出不撤离。并安排25个企业对接帮扶,在所有的深度贫困村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为结对帮扶点投入帮扶资金203.5万元,吸收就业456人。
感恩于上级厚爱,面对重若千钧的脱贫攻坚历史责任,铜鼓县党委、政府和全体党员干部不怠不馁,紧握鼓槌,创新方式,破解难题。
实施“七个一”扶贫模式以解决贫困户、贫困村如期脱贫和退出的问题。
推进“四个全域”发展,统筹解决如期脱贫与高质量脱贫问题。
创新投融资机制,解决脱贫攻坚资金短缺问题。
随着一招招举措落地有声,铜鼓县积极探索,把深度贫困村作为重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制定了《铜鼓县深度贫困村退出实施方案》,把全县深度贫困村分成“特色村、一般村、移民村”三大类,因村施策,让各深度贫困村有了自己的发展白皮书;同时注重依托组织和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大扶贫格局,凝聚了攻坚合力。同时紧扣精准,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的幸福为落脚点,用六大举措统筹推进脱贫攻坚。
1.以精准识别为根本,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以“春季攻势”、“夏季整改”为契机,查漏补缺。动态调整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565户10427人,做到了“应进则进、应退则退”。
2.以两业扶贫为关键,着力提升脱贫能力。
发展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罗汉果等短期见效的适合铜鼓发展的特色种养产业。在三都镇理溪村,李显亭家原本家庭负担重,却苦于没有合适产业发展的,2017年在脱贫攻坚政策引导下,他种植了15亩罗汉果,走上了产业脱贫的道路,还成为了镇上的产业扶贫脱贫致富的典型和带头人。
2018年,铜鼓县新增种植面积1650亩,带动了800多户像李显亭这样的贫困户;同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户数为832户,占76.5%,预计今年实现全覆盖。全县25个深度贫困村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8个,装机容量达3322千瓦;
产业加就业,是铜鼓县开动的两业扶贫双引擎。全县推荐就业2498人,占铜鼓县贫困劳动力61%。为贫困户统筹安排村级公益岗位819个。全县共新增扶贫车间6个,新增贫困劳动力就业134人。光明村贫困户李红友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羸弱、行动不便。现在,开在村里的扶贫车间,让他可以进行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增加收入5,6百元。
3.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核心,着力提升住房保障。
脱贫攻坚,“住有所居”才让贫困户生活更温暖。铜鼓境内山青水长,很多贫困户世居深山,居住分散。为了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铜鼓县探索推出了“四个一批”住房保障模式。一是充分利用全域秀美城乡政策,结合城乡环境整治,推进“三拆”,拆除一批;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全面推进危旧房维修加固,改造一批;三是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力鼓励贫困户移民下山,搬迁一批。大塅镇公益村的袁春生,棋坪镇游源村李世娥原来的家,到村上都走两个小时山路。现在,村上新建一排排新居让他们过上了新生活。棋坪镇幽居村丁辉,搬到梦想家园工业园小区居住后,在集镇开起了小店,新家新生活, “住有所居”的梦想在脱贫攻坚中变成了现实。2018年2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已全面开工,其中,3个已完成主体工程。四是充分利用新农村扫一遍政策,对现有安全住房全面美化,亮化一批。2018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惠及贫困户900多户,农村住房环境水平将全面提升。定江河畔,大塅镇公益村、浒村绿水绕村,花田锦簇;金沙河头,棋坪镇游源村新屋层层,错落有致;湘赣相交的深山中,高桥乡的英溪村正在按着设计规划,历经一场新村蜕变。以设施改善为核心,巩固脱贫基础。农村新环境就如城区一样美好,农村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新气象。